悉曇學會2012中國朝山、供塔行程

五台山、西安、樂山大佛、法門寺、成都、峨眉山行程

行程選項 日期 行程
(1) 4 月 14 日 至
4 月 25 日
五台山、西安、樂山大佛、法門寺、成都、峨眉山
(代辦:四川春天旅行社)
(2) 4 月 17 日 至
4 月 25 日
西安、法門寺、成都、峨眉山、樂山大佛
4月25日 從成都飛回北京, 或成都飛回台北。
詳情可參考
(3) 4 月 20 日 至
4 月 21 日
週五飛到西安, 週六清晨搭巴士前往扶風法門寺參加供塔、瞻禮舍利。傍晚大巴士送到西安機場,飛回北京、台北等處。

4月 20日 下午有兩個航班從台北直飛西安 13:10 到西安 4:55 。 或者是 台北13:40 起飛到西安 17:50 。晚上住在西安市區,大雁塔附近,21日清晨巴士前往法門寺。瞻禮參觀活動之後,傍晚回西安住宿一晚,市區觀光等,4月22日星期日午後中國國際航空 CA1224,15:30 西安飛回北京 5:35。 可接長榮 BR715。從北京19:45 起飛 22:55 到台北。

另外也有 4月 22日早上選擇遊西安市內的幾個參觀景點 (詳情參考行18-20 日程內容),午後MU291東方航空 從西安15:00 飛往 上海 浦東機場 17:05到浦東 ,可轉機接MU8904東方航空 19:50 飛回到台北 21:35 。 圓滿三日朝山、供塔之旅,隔日上班。 或者是中華航空 CI504 19:50 飛回到台北 21:35 (MU8904也是連接這班華航)。

這都是特為同修們設計增加機緣,台灣同修可另組團參加。 若有意者請先回信告知 ,再請台灣同修代為安排,班機等,請先申辦護照、台胞證、及中國簽證。

若要 21 日趕回台北可以搭乘東方航空 MU 2113,16:05 西安到北京18:05. 接中華 CI 512. 北京 20:00--23:10 到台北。(若要趕這班機,就需要提前午後就得從法門寺回西安,需另外自己雇車回西安。)

代辦:四川春天旅行社(行程報價如列)

日期 地點 行程 住宿
4/14   從天津出發,搭乘大巴士去五台山 五台山(賓館)
4/15 五台山 五台山朝山 五台山(賓館)
4/16 五台山 五台山朝山 五台山(賓館)
4/17 太原飛往西安 從五台山下山之後,巴士送到太原機場。
西安接機,入住酒店休息,自由活動
西安
4/18 西安長安區 早餐後參訪唐代規模最大的寺--大慈恩寺
(大雁塔)(譯經和藏經之處)
午餐後參觀東方文化寶庫--西安碑林博物館
參訪中國佛教密宗寺院--青龍寺
參訪古長安首屈一指的禪宗道場--臥龍寺
參訪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--大興善寺
晚餐後游大唐芙蓉園後返回西安酒店。
西安
4/19 西安市區 早餐後參訪淨土宗祖庭--香積寺
參訪律宗祖庭--終南山淨業寺
參訪佛教三倫宗成實祖庭--草堂寺
晚餐後自由活動
西安
4/20 西安市區
早餐後參訪玄奘法師遺骨地--興教寺
參訪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華嚴寺
中餐後參觀陝西曆史博物館,大明宮遺址博物館參觀。
晚餐後自由活動
西安
佛光閣酒店
4/21 西安法門寺
從西安飛成都
早餐後前往扶風參觀珍藏佛指利的法門寺佛教文化景區,法門寺瞻禮佛指舍利。以及供塔,禮誦舍利經。
下午參訪扶風縣段家鎮隋代名寺--大明寺
晚餐後往機場搭機前往成都,接機後送客 人到酒店入住。
成都
4/22 成都
峨嵋
早餐後至天下第一名山—「大光明山」【峨嵋山150】(車程40分鐘);參訪亞洲最為宏偉的漢傳佛教寺院【大佛禪院】。
下午乘車前往峨嵋山游報國寺供塔、伏虎寺
晚入住峨眉山腳。
報國寺
4/23 峨嵋 早餐後,觀摩崖石刻
乘坐當地觀光車前往清音閣,黑龍棧道、白龍洞、一線天,萬年寺,乘坐下行索道萬年寺停車場,換乘當地觀光車至雷洞坪。
下午五點前到達接引殿,乘坐索道上金頂。
峨眉山
金頂大酒店
4/24 樂山
成都
早起觀光金頂自然風光,觀十面佛像,金銀銅殿。
乘觀光車返回山下,乘車至樂山,中餐後遊樂山大佛凌雲寺、大雄寶殿、九曲棧道(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,棧道第一折處的經變圖雕刻精細,形象生動,線條優美。)返回成都, 若時間充裕,可到成都市文殊院觀光。
晚餐後送客人回酒店。
成都
4/25 成都大慈寺
成都機場
部分人員早上乘機先反北京,其他人員可 選擇性參訪【大慈寺】;【文殊院】;【寶光 寺】;【昭覺寺】;或自由活動。
17:30抵達成都機場辦理登機手續、用 餐,成都飛北京(19:30/22:15)航班, 圓滿完成愉快的朝聖之旅!
註: 午晚餐自理

 

 
各個線路航班的飛行時間:
北京-西安: 需要2個小時左右
西安-成都: 需要1.5個小時左右
太原-西安: 需要1.5個小時左右
成都-北京: 需要2.5個小時左右
駕車行駛時間:
五台山-西安: 11-12個小時
成都-樂山: 1.5-2個小時 (高速公路130公里)
樂山-峨眉山: 40分鐘左右 (30公里)

主要景區介紹

華嚴寺

華嚴寺位於陝西省長安縣韋曲東南少陵原半坡上,距西安城約15公里。寺居高臨下,襟山帶河,殿宇庭院精緻幽邃。它俯視樊川,西望神禾原,南望終南山的霧巖、玉案諸峰,正如唐朝詩人岑三題寺詩中所讚:寺南幾千峰,峰翠青可掬。

寺建於唐德宗(李適)貞元十九年(803年),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,古「樊川八大寺院」之一。北宋以後漸趨衰敗,明朝雖經修葺,但規模已非舊觀。清朝乾隆年間,少陵原一部分崩塌,志內殿宇全被摧毀,現在僅有兩座磚塔。東邊的一座是華嚴宗初祖杜順禪師塔,四面七層,高約13米,上層石刻有「嚴主」二字,第三層石刻有「無垢淨光寶塔」六字。西邊的一座是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塔,內安奉清京相師舍利子21粒。該塔六面五層,高七米,塔上石刻有「唐清原國師妙覺之塔」十字。二塔下層各有磚築龕堂,內有石刻影像及像贊,石刻下半部刻重修記,為近代宋伯魯、宋聯奎同時書寫。

另有唐宣宗大中六年刻的《杜順和尚行記碑》,已移存於陝西省博物館。

華嚴寺歷代傳承法師有杜順、智儼、法藏、澄觀、宗密等。杜順著有《華嚴法界觀門》、《華嚴五教止觀》,他為華嚴宗在觀行方面的「無盡緣起說」和判教方面的「五階次等說」奠定了理論基礎,後人追其為華嚴初祖。但實際創宗人是法藏大師。法藏(643-712年)是西域康居國人,l7歲從智儼大師學〈華嚴經〉。唐聖歷二年(699年)受詔為武則天說《華嚴經》,使其「豁然領解」。他還為唐中宗、唐睿宗授菩薩戒,被封為國師。唐中宗還特地為他造了五所華嚴寺。法藏以《華嚴經》為依據,吸收了玄奘新譯理論,完成了判教,充實了觀法,建立了華嚴宗風。因此,中國佛教便以華嚴寺為華嚴宗之發源地。

〔回頁首〕

興教寺

倚少陵原而建的興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,這裡是我國著名高僧玄奘法師的長眠之地。公元664年,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,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(公元669年)又改葬為樊川風棲□,並修建了五層靈塔,次年因塔建寺,唐肅宗題:「興教」二字,從此取名興教寺。

興教寺坐北朝南,門內鐘鼓兩樓夾道對峙,氣象莊嚴,遠眺終南山,峰巒疊嶂,景色秀麗,是佛教人士遊覽和瞻仰玄奘遺跡的勝地。寺內藏有明代銅佛像、緬甸玉佛像各一尊,還有歷代經卷數千冊。周總理曾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此瞻仰玄奘墓塔。

興教寺塔又稱玄奘靈塔。位於長安區興教寺慈恩塔院內,玄奘(602-644),唐代高僧,唯識宗創始人之一。圓寂後初葬白鹿原,總章二年(669年)遷葬今址立塔,建立寺,肅宗賜額"興教"。陪葬其側的有兩弟子窺基和圓測靈塔。玄奘塔為方形五層磚結構,通高約21米,底邊長5.2米。一層較高,面南辟龕室,內置玄奘塑像;二層以上實心壁面隱出倚柱,闌額,斗拱,疊澀簷下砌兩排菱角牙子。塔身收分適度,造型莊重,為早期樓閣式塔的典型作品。兩側弟子靈塔均為方形三層,高7米左右。其中"窺基塔"為唐永淳元年(682)始建,大和三年(826)重建;"園側塔"為北宋政和五年(1115)由終南山豐德遷來靈骨時所建。

〔回頁首〕

西安青龍寺

青龍寺位於西安東南郊鐵爐廟村北的樂游原上,距市區約3公里,是久負盛名的大寺。始建於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(公元52年),原名靈感寺,唐景龍二年(公元711年)改名為青龍寺。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,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,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,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。日本平安朝時期(9世紀出至中葉),大批留學僧人入唐求法,其中以空海最為有名。空海在青龍寺拜惠果法師學習真言密教傳,空海苦心學習中國佛教密宗文化,又努力鑽研中國漢學。他學識淵博,造詣深厚,在佛經、詩詞、梵文、書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。公元806年他回國後,帶走大批佛學經典和其它書籍。在日本奈良東大寺建立了日本的密宗--真言宗。設立道場,弘揚密宗,成為日本留學僧人中少有的佛學大師,成為開創「東密」的一代大師。1982年青龍寺修建了「空海紀念碑」。

〔回頁首〕

西安碑林博物館

西安碑林博物館,原名陝西省博物館,建於1944年。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歷史的「西安碑林」基礎上,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、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、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。館區由孔廟、碑林、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,佔地面積 31900平方米,現有館藏文物 11000餘件,11個展室,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。

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(公元1087年),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忠等人為保藏因唐末五代戰亂而委棄市井的唐《石台孝經》、《開成石經》及顏真卿、柳公權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,經金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,規模不斷擴大,藏石日益增多,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西安碑林現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、墓誌近3000件,展出1089件,收藏碑石、墓誌的數量為全國之最,且藏品時代系列完整,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。

〔回頁首〕

西安大慈恩寺 大雁塔

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(648)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。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、最宏麗的佛寺,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。

唐三藏--玄奘,曾在這裡主持寺務,領管佛經譯場,創立佛教宗派。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。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,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。

寺門內,鍾、鼓樓東西對峙。鍾、鼓是寺院的號令,俗有"晨鐘暮鼓"之說。東側鐘樓內懸吊明代鐵鍾一口,重三萬斤,高三米多。唐代學子,考中進士後到慈恩塔下題名,謂之"雁塔題名",後沿襲成習。唐代畫家吳道子、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,惜早已湮沒。但在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、門框上,卻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。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尤為珍貴。

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,而寺內的殿堂則是清代末年的建築。現在大雁塔經過修復,古塔雄偉,寺殿香火繚繞,庭院鮮花爭艷,是一處特別吸引國內外遊人的遊覽勝地。

〔回頁首〕

慈恩寺玄奘三藏院

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,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,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。相傳是唐僧從印度(古天竺)取經回來後,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。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。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,為了區別,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,薦福寺塔叫小雁塔,一直流傳至今。大雁塔平面呈方形,建在一座方約45米,高約5米的台基上。塔七層,底層邊長25米,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。塔身用磚砌成,磨磚對縫堅固異常。塔內有樓梯,可以盤旋而上。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,可以憑欄遠眺。長安風貌盡收眼底。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,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,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。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,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》和《述三藏聖教序記》兩塊石碑。唐末以後,寺院屢道兵火,殿宇焚燬,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。

另一說: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,因坐落在慈恩寺內,故又名慈恩寺塔。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(648)太子李治為了追 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。大雁塔初建時只有五層。武則天時重修,後來又經過多次修葺。現在的塔是七層,共64米,呈方形角錐狀。塔身為青磚砌成,各層壁面作柱枋、欄額等仿木結構。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。這種樓閣式磚塔,造型簡潔,氣勢雄偉,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。大雁塔底層南門兩側,鑲嵌著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兩塊石碑。一塊是《大唐三藏聖教序》;另一塊是唐高宗撰的《大唐三藏聖教序記》。碑側蔓草花紋,圖案優美,造型生動。這些都是研究唐代書法、繪畫、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。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、最宏麗的佛寺,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。

唐三藏--玄奘,曾在這裡主持寺務,領管佛經譯場,創立佛教宗派。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。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,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。

寺門內,鍾、鼓樓東西對峙。鍾、鼓是寺院的號令,俗有"晨鐘暮鼓"之說。東側鐘樓內懸吊明代鐵鍾一口,重三萬斤,高三米多。唐代學子,考中進士後到慈恩塔下題名,謂之"雁塔題名",後沿襲成習。唐代畫家吳道子、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,惜早已湮沒。但在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、門框上,卻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。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尤為珍貴。

大雁塔東南側,有和尚墓塔群。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。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築,殿內有三身佛、菩薩和羅漢泥塑像。是禮佛誦經之所。法堂是講經說法的地方。堂內有阿彌陀佛銅像。

今日的慈恩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,而寺內的殿堂則是清代末年的建築。現在大雁塔經過修復,古塔雄偉,寺殿香火繚繞,庭院鮮花爭艷,是一處特別吸引國內外遊人的遊覽勝地。。

陝西曆史博物館

陝西曆史博物館是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,是一組雄偉壯觀的仿唐建築群,佔地約7萬平方米,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。它彙集了陝西文化精華,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,鑒於陝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,國家共投資1.44億元人民幣,興建了陝西曆史博物館,於1991年6月建成開放。

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,別具特色。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築和庭院建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,色彩協調,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風格,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。   博物館珍藏了陝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.3萬件(組)展室面積達1100平方米,分史前、周、秦、漢、魏晉南北朝、隋唐、宋元明清七大部分,形象系統地展現出自115萬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陝西曆史。在中國歷史上,曾經有11個朝代在陝西建都,歷時1000多年,是我國建都王朝最多,建都時間最長的地區,因此,從某種角度來說,陝西古代史是中國歷史的濃縮。

〔回頁首〕

法門寺

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。始建於東漢末年,發跡於北魏,起興於隋,鼎盛於唐,被譽為「皇家寺廟」,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。

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,東距西安市120公里,西距寶雞市96公里。 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,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,有「關中塔廟始祖」之稱。山門,佛寺院的大門,由於佛寺院多居山林,故名「山門」,一般是三門而立,中間大兩邊小,象徵「三解脫門」,即「空門」、「無相門」、「無作門」,故「山門」也稱「三門」,也以山門做寺院的別稱。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盤人居地,故由三門入。三門俱開,從那門入?從信門入。凡夫聖賢人,平等無高下,只在心垢後,取證如反掌。前殿始建於民國28年(1939年),為倣傚明清建築,內塑華嚴三聖,韋馱天將及十八羅漢像。[1]

據專家考證,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,現寺內尚 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。當時稱「阿育王寺」(或「無尤王寺」)。隋朝時,改天下佛寺為道場,阿育王寺改為「成寶寺」。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,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,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,對唐朝佛教、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唐初時,高祖李淵改名為「法門寺」。武德二年(619年),秦王李世民在這裡度僧80名入住法門寺,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住持。唐朝貞觀年間,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。唐代宗大歷三年(786年)改稱「護國真身寶塔」。自貞觀年間起,唐朝朝政府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、重修工作,寺內殿堂樓閣越來越多,寶塔越來越宏麗,區域也越來越廣,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。寺內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,是「三輔」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。

法門寺景區主要景點有法門寺舊址、合十舍利塔、珍寶館。

法門寺舊址的真身寶塔是按明代磚塔的樣貌重修的,在地宮中供奉著三枚佛指舍利影骨。

合十舍利塔的造型,為雙手合十,表示了佛教的儀式特點、基本理念和人類追求和平的基本意願。合十舍利塔共六層,分地面及地宮部分。地宮中心,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化身佛,釋迦牟尼佛化身佛身前,有一個舍利寶函,世界唯一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就存放在這個寶函之中。地宮的地下一層還設有地宮珍寶陳列室。

珍寶館以收藏、保護、展示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珍貴文物為主,包括國內首次發現的皇家御用秘色瓷系列、女皇武則天金襉繡裙、佛教最高法器四股十二環錫杖、玳瑁開元通寶等。館內主體建築珍寶閣,是仿照地宮出土的唐代鎏金銅浮屠的式樣建造,高大宏偉,別具一格,與寺院真身寶塔相輝映。

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,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,有「關中塔廟始祖」之稱。當時稱「阿育王寺」(或「無尤王寺」)。隋朝時,改天下佛寺為道場,阿育王寺改為「成寶寺」。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,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,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,對唐朝佛教、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唐初時,高祖李淵改名為「法門寺」。武德二年(619年),秦王李世民在這裡度僧80名入住法門寺,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住持。唐朝貞觀年間,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。唐代宗大歷三年(786年)改稱「護國真身寶塔」。自貞觀年間起,唐朝朝政府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、重修工作,寺內殿堂樓閣越來越多,寶塔越來越宏麗,區域也越來越廣,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。寺內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,是「三輔」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。

1939年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,法門寺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。文革期間,紅衛兵欲挖地開塔,良卿法師點火自焚,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。1981年8月24日,寶塔半邊倒塌。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,87年2月底重修寶塔。多件大唐國寶重器,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!

在法門寺地宮共發現4枚舍利。其中兩枚為白玉所製,另一枚為一高僧的 佛指舍利舍利。這三枚都屬於「影骨」,和「靈骨」放置在一起是為了保護後者。「靈骨」色黃而有似骨質的顆粒分泌物,經專家鑒定,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。法門寺也隨著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為佛教的勝地。

每逢農曆初一、十五、週六日以及四月初八佛誕日的10:00~16:00,佛指真身舍利會做公開展示。

法門寺官方網站:http://www.famensi.com/

〔回頁首〕

樂山大佛風景區簡介

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,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,又名凌雲大佛,為彌勒坐像,是樂山最著名的景觀。

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(公元713年)。當時,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,水流直衝凌雲山腳,勢不可擋,洪水季節水勢更猛,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。凌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,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,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,二借佛力鎮水。海通募集20年,籌得一筆款項,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,海通怒斥:「目可自剜,佛財難得!」遂「自抉其目,捧盤致之」。海通去世後,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,徵集工匠,繼續開鑿,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,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。

佛像高71米,是世界最高的大佛。大佛頭長14.7米,頭寬10米,肩寬24米,耳長7米,耳內可並立二人,腳背寬8.5米,可坐百餘人,素有「佛是一座山,山是一尊佛」之稱。 大佛依凌雲山的山路開山鑿成,面對岷江、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,造型莊嚴,雖經千年風霜,至今仍安坐於滔滔岷江之畔。景區內還有九曲棧道、巨型臥佛、石窟式山門、凌雲山、烏尤山、凌雲棧道、凌雲禪院、東方佛都、佛國天堂、麻浩崖墓、靈寶塔、海師洞、沫若堂、碧津樓、載酒亭、龍湫虎穴、碑林等景觀,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。大佛造型莊嚴,設計巧妙,排水設施隱而不見,使它歷經千年風霜,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,靜觀人間的滄海桑田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。

〔回頁首〕

凌雲寺

樂山大佛凌雲寺被凌雲九峰環抱,寺宇輝煌。樂山大佛凌雲寺舊名報恩寺,因寺前有大佛所在,所以又叫大佛寺。相傳始建於唐天寶年間,早於大佛的開鑿,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。唐開元初年(公元713年)開鑿佛像時,寺字又有擴建。

據《方輿勝覽》記載:「會昌前,峰各有寺」,可見會昌以前佞佛之風的盛行。但到會昌四、五年間,由於唐武宗李炎揚道抑佛,以僧尼耗蠢天下」為由,下令滅佛,凌雲山寺廟僅樂山大佛凌雲寺得以「工作精妙」而保存。唐代著名詩人、嘉州刺史岑參曾作詩讚歎:「寺出飛鳥外,青峰載朱樓。」「如知宇宙闊,下看三江流。天晴看峨眉,如在波上浮。」可見當年的巍峨宏大。

樂山大佛凌雲寺後廢毀於元順帝戰亂,明代進行了兩次較大修復,明末又經毀。現存樂山大佛凌雲寺絕大部分是清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重新修建的。以後又經多次修茸,尤其是解放後不斷維修,保存了現在面貌。殿門兩側分列著4座記事石碑,記載了歷代重修的經歷。

〔回頁首〕

樂山大佛九曲棧道

樂山大佛右側的石壁上,有一條險峻的棧道自上而下盤旋至大佛腳,這便是著名的「樂山大佛九曲棧道」,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。棧道第一折處的「經變圖」雕刻精細,形象生動,線條優美,並刻有樓台亭塔,是研究唐代建築和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。

樂山大佛九曲棧道最寬處1.45米,最窄處0.6米,共217級石階,沿崖遷回而下,可到大佛腳底。

樂山大佛正面左側是樂山大佛九曲棧道,在樂山大佛的正面右側就是別一個著名的棧道:樂山大佛凌雲棧道

遊玩小提示:樂山大佛棧道狹窄,遊人眾多,從通行和安全的考慮,實行的是單向通行,即只能從樂山九曲棧道下去,從樂山凌雲棧道出來。

〔回頁首〕

峨眉山風景區簡介

峨眉山離成都168公里(經度:103.48緯度:29.59),與山西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,是舉世聞名的普賢菩薩五台山、浙江普陀山、安徽道場。有山峰相對如蛾眉,故名。包括大峨眉、二峨眉、三峨眉、四峨眉。主峰3099米,高出成都平原2,500∼2,600米。為褶皺斷塊山地,斷裂處河谷深切。一線天、捨身崖等絕壁高達700∼850米。山勢雄偉,隘谷深幽,飛瀑如簾,雲海翻湧,林木蔥蘢,有「峨眉天下秀」之稱。山上多佛教寺廟,向為著名遊覽地。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,地處長江上游,屹立於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,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,東距樂山市37公里,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遊勝地,有「峨眉天下秀」之稱,是一個集佛教文化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。

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。全山形勢巍峨雄壯,草木植被濃郁蔥蘢,故有「雄秀」美稱。因為高度可觀、面積龐大,登山路線幾近百里,對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戰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,遊人已可輕鬆登臨,去極頂俯瞰萬里雲海,在金頂可欣賞「日出」、「雲海」、「佛光」和「聖燈四大絕景。佛光是峨眉山最壯美的奇觀。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數十處,寺內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瑰寶。許多篤信佛教的老人不辭艱苦,一步一歇,歷經十數日始上山頂。無數慕名獵奇的遊客遠涉重洋,幾經周折,始滿數載願愜意離山。峨眉山優美的自然景觀、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、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。

1982年,峨眉山以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,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。1996年,峨眉山與樂山大佛共同被列入《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》,成為全人類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。2007年,峨眉山景區被國家旅遊局首批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。

〔回頁首〕

報國寺

峨眉山報國寺位於峨眉山麓,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、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,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。四川峨眉山的眾多寺廟裡,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,是游峨眉山的起點。這裡寺周楠樹蔽空,紅牆圍繞,偉殿崇宏,金碧生輝,香煙裊裊,磬聲頻傳。此寺坐西向東,朝迎旭日,晚送落霞。前對鳳凰堡,後倚鳳凰坪,左瀕鳳凰湖,右挽來鳳亭,恰似一隻美麗、吉祥,朝陽欲飛的金鳳凰。

〔回頁首〕

萬年寺

萬年寺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,創建於晉,稱普賢寺,唐時改名白水寺,宋時為白水普賢寺。宋太平興國五年(公元980年),茂真禪師奉詔入朝,太宗命他回山重興六大寺廟,並派遣大臣張仁贊,攜帶黃金三千兩,於成都鑄普賢銅像,運至萬年寺供奉。明萬曆二十七年(公元1599)失火,寺廟焚燬,僅存銅像未損。萬曆二十八(公元1600)朝廷賜金修復,台泉和尚建造了無梁磚殿,萬曆二十九年(公元1601)七月竣工,正逢明神宗母親七十聖誕,為給太后祝壽,神宗即賜白水普賢寺為「聖壽萬年寺」。明末三次遭火災,清康熙年間重修,後又毀又建。民國三十五年(公元1946年)萬年寺又遭火劫,除無梁磚殿外,全部被焚。

現在的萬年寺是1954年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的。有大雄殿、巍峨殿、行願樓、齋堂。這座山門、彌勒殿和裡面的毗盧殿、般若堂,是1986年修的。1991年又重建了左邊的幽冥鐘樓,右邊的鼓樓長廊和圍牆,成為峨眉山規模最大的寺廟。在國內有較大的名氣,《中國名勝辭典》、《中國風景名勝辭典》及一些佛教書籍中都有記載

〔回頁首〕

伏虎寺

峨眉山伏虎寺曾是峨眉山最大的寺院,與報國寺相距約一公里。峨眉山伏虎寺位於四川省峨眉山麓。

峨眉山伏虎寺始建於唐代,宋朝時名叫「神龍堂」。明朝末年,寺院建築被毀。清朝順治八年(1651年)重建,並更名為「虎溪精舍」,後因附近常有虎患,寺僧建尊勝幢以鎮壓,更名「峨眉山伏虎寺」(一說因寺後山形似虎蹲伏得名)。1949年後重修東廂「新殿」,供遊人食宿。近年對全寺殿宇又大加修葺,有公路通達寺前。

16世紀中葉,寂玩和尚帶領寺僧在峨眉山伏虎寺周圍廣植楠、杉樹十萬八千餘株,使峨眉山伏虎寺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林中古寺。如今,在山門外的楠木林中,還有一座上書「布金林」三字的重簷牌坊,便是為了紀念寂玩和尚、表彰他的功德而建的。

〔回頁首〕

夢峰晴雲

夢峰位於伏虎寺右側,相距0.5公里,是伏虎山下一座小山巒。草豐竹秀,澗谷環流,古楠聳翠,曲徑通幽。山巒上,數百株古松奇枝異態,蒼勁挺拔,是峨眉山上少見的松樹聚生地。山風吹過,陣陣松濤迴盪在山谷之間,頗有「松威」氣勢。夏季雨後初晴時,煙雲從澗谷裊裊升起,或從藍空緩緩飄過,從密簇簇的松林中望去,變幻百出:有時朵朵白雲從伏虎嶺飄下,飄到夢峰頂上,飄到遊人身旁,纏繞在松樹之間,時而飛舞輕游,時而飄向嶺下的峨眉平原,顯示出峨眉雲彩多變的流動美。雲從石上起,泉從石下落。多少遊山人,長嘯倚山閣。曉鍾有雲出,晚鐘有雲歸。遊人應未慣,忽訝雲生衣。明代文學家楊慎《 歸雲閣》詩中所描繪的「雲出雲歸」圖,恰似夢峰晴雲景象。歸雲閣即華嚴寺,已廢,遺址 距夢峰上行1.25公里。

夢峰晴雲是美的,夢峰晴月也是美的。明月升到頂上時,蔚藍色的天空,映襯著明月,看不出明月是嵌在藍天上的,還是畫在藍天上的。月光照著松林,伴著松濤聲,使人有一種潔淨、清涼的快感。

夢峰也是鳥瞰峨眉平原的最佳所在。登峰遠眺,峨眉平原的勃勃生機盡收眼底。當輕雲從伏虎嶺飄過夢峰,飄下峨眉平原時,游者身在雲中,頓有天上人間之感。蘿峰景色素為古人嚮往留戀。清代康熙年間,太史蔣超仰慕峨眉山,看中夢峰的晴雲煙嵐,日落月升,便住在夢峰下的羅峰庵裡,夜以繼日,以病弱之軀,草成一部較完整的《峨眉山志》,給後人留下一份寶貴的南住:蠷?超也終老峨眉山。羅峰庵,又名羅峰禪院,是一座雅致的小廟,已1987年6月重建。翠竹掩映,幀楠蔽日,絕塵脫俗。門聯一副:一塵不染三千界,萬法皆空十二因。庵後為新建的和尚塔,墓塔林立,莊嚴肅穆。峨眉山的高僧大師們,都把蘿峰視作他們圓寂後的歸宿聖潔之地。譚鍾岳的《蘿峰晴雲》詠史寫景,眷戀舒捲的晴云:峰庵到此學仙余,太史虎臣曾結廬。跨鶴飛鳧蹤已渺,晴雲一片卷還舒。

〔回頁首〕

靈巖疊翠

靈巖寺遺址位於高橋左側,距報國寺西南5公里,傳為中印度僧人寶掌結茅處 。隋唐間創建。曾改名護國光林寺、會福寺。明洪武、永樂年間重建,仍名靈巖。明代是靈巖寺的鼎盛時期。譚鍾岳的《峨眉圖志》載:寺字四十八重,僧眾千計,由山門至後殿有十餘華里。其規模之宏大,僧侶之眾多,香火之旺盛,在峨眉山寺宇中首屈一指,故有「九處過堂(吃齋飯),十處燒香,燒香要騎馬」的說法。殿字重疊,密林掩映,丹巖凝翠,呈現出靈岩層層疊疊的雄峙壯觀,「靈巖疊翠」便成為峨眉十景之勝。劉君澤在民國36年(1947年)出版的《峨眉伽藍記》中,雖說「寺字四十八重,僧眾千計,未免侈信」,但仍不能不承認:「峨眉高峰俯,臨殿闕,疊疊青翠,秀麗莊嚴 ,丘陵擁衛,山溪龍蟠,喬木千章,森森環列,我選勝地首數靈巖也。」古剎歷經兵燙和回 祿之苦,到20世紀60年代已全部毀坍。而「靈巖疊翠」的自然景色卻依然如故,去靈巖,看 疊翠,仍有「仿翠摹青情不盡」的感受。

靈巖地處峨眉金頂三峰的後山麓。在靈巖寺遺址上,向北眺望,迎面便是一幅萬山重疊的天然圖畫。近處,青峰綿延起伏,茂林修竹,點綴其間;遠處,萬佛頂、千佛頂、金頂宛似座巨型翠屏橫亙天際,氣象雄偉,三峰挺拔而柔和的輪廓線十分清晰。重重疊疊的波峰,由低至高,由近至遠,青青的山色由翠綠到黛青,到灰藍,到灰白,層層深遠開去,一直延伸到與藍天的分界線,層次極為豐富,正如譚鍾岳在另一首詩中寫的:「靈巖翠秀聳高台,遙望天門跌盪開。」金頂三峰的景色多彩多變。初春時,山麓盛開一片黃燦燦的油菜花,春意蕩漾;山腰密葉繁枝,如正當盛夏;半山上片片泛黃的樹葉,似帶秋色;山頂卻堆砌殘雪,又像尚處在嚴冬的寒涼裡。從山下觀望峨峰三頂,有幾處絕好的地方:在山東麓的連香壩,在低山的會燈寺,在中山的白龍洞古德林;但皆不如在靈巖遺址那樣逼近、開闊,可從更深的層次上靜觀峨眉山另一美妙、奇幻的側影,欣賞「疊」剛與柔、壯與秀相依互存的美,因而神思飄蕩。明人章寓之的《游靈巖寺》道出這種心態:靈巖一徑入青蒼,雨後曇華隔水香。方外欲偷閒半日,繞廊翻覺覓詩忙。

摩崖石刻

摩崖石刻: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態旅遊廣場,位於瑜伽小徑旁,北靠紅珠頂,瑜伽河緩緩流過,倍添一份靜謐和雅趣。面對摩崖石刻,折服於峨眉山久遠的歷史,震憾了峨眉山「天下第一」的氣勢。崖石上「神州第一山」和「山之領袖」九個朱紅色大字,標明了峨眉山在中國名山中的顯赫地位,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。而分列在四周的名人名言,代表了魏晉、元、明、清不同朝代,不同的人物對峨眉山「第一山」的評價。

〔回頁首〕

峨眉山雙橋清音

清音閣地處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樞,與龍門洞素稱「水勝雙絕」。面對清音閣展開的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卷,濃淥重彩,精工點染。高處,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。 中部,是丹簷紅樓的接御、中心二亭、亭兩側各有一石橋、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,形如雙翼,故名雙飛橋。近景,則為匯合於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。右側黑水,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龍潭,繞洪椿坪而來,流經15公里,水色如黛,又名黑龍江;左側白水,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,繞萬年寺而來,流15公里,水色泛白,又名白龍江。滔滔白浪,衝擊著碧潭中狀如牛心的巨石。山水相連,紅綠對比,組成獨具特色的寺廟山水園林環境。園林學家稱它是有聲的詩,立體的畫。貯立中心亭,現黑白二水,大有山隨水而動之感。 中心石黝黑光亮。凝聚著兩億多年的歷史和生命,任其黑白二水洶湧拍擊,仍巍然不動。 驚濤拍石,發出陳陳的轟鳴,聲傳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,恰如古琴彈奏,時而清越,時而深沉,時而激昂,任人領略「清音」之趣。驚濤拍石,激起飛花碎玉,灑珠噴雪,水面上一派似霧非霧的水珠,飛騰於空中,跌落在水裡。陽光映射,雙飛橋在濛濛水霧中恰似兩道五彩繽紛的彩虹。

雙飛兩虹影,萬古一牛心。

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的聯語,用傳神之筆描繪出「雙橋清音」的風韻。譚鍾岳的紀游詩《雙橋清音》云:「傑然高閣出清音,彷彿神山下撫琴。試立雙橋一傾耳,分明兩水漱牛心。」近人林黎有詩讚道:「峨眉山水有清音,響徹雙橋若瑟琴。黑白二江流不住,千年砥柱一牛心」。 

月朗風輕之夜,山色朦朧如黛,萬籟俱靜,唯有悠揚清越的水聲迴盪在無窮的空間。坐在水潭前洗心台上,人們恍惚進入一個「清音」入化的世界。靜聽清音,人的心靈因之而寧怡,而超脫,忘卻自己的存在,彷彿自身與大自然融合為一,化作聲聲清音,縈繞了太空。明代嘉州名士安磐遊覽到此,流連忘返,寫下《留別雙飛》七絕一首:倒雨青霜透葛衣,鳥啼山暝坐忘歸。 城南一枕松堂月,還借濤聲入夢飛。

在清音閣,可看到山光水色,聞到花草芬芳,聽到流泉清音,觸摸到亭台碑石。它集中了視覺美,聽覺美,嗅覺美,使游都獲得峨眉山風光總體的審美感受。古今遊人多稱譽為「峨山第一風景。」

〔回頁首〕

峨眉山金頂

峨眉山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,為峨眉精華所在。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。

峨眉金頂與峨眉頂峰的萬佛頂相鄰,海拔3077.96米,這裡山高雲低,景色壯麗,遊客可在陡峭的捨身巖邊欣賞日出、雲海、佛光、聖燈四大奇景。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,為峨眉精華所在。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。

峨眉山金頂最高處,有一座稀有珍品,稱作「金頂銅殿」,為明萬曆三十年(1602年)妙峰禪師請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。殿高8米,寬4.8米,深4.3米,上為重簷雕甍,環以繡棕鎖窗,通體皆用銅件焊成。屋頂簷瓦餾金,在陽光映照之下,金光閃閃,迢耀百里,固名金頂。銅殿內置普賢騎象銅像,高5米多,兩旁陳列24尊銅佛,現規模僅次於萬年寺。門枋陰刻「雲棧劍閣」和「峨眉山道全圖」,四周銅壁上刻有經文和佛像萬尊。在銅殿外還樹有銅塔和銅碑。有趣的是,一般寺廟的大門都是朝南的,唯獨峨眉山的都朝東,金頂的銅殿,卻又例外的朝西,這也可算是峨眉山的獨特之處了。據說從前西藏來的信徒只禮拜金頂,因為釋迦牟尼的故鄉在西域。該殿不幸在清代燒燬。

峨眉山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,也是第一個十方普賢的藝術造型。金佛系銅鑄鎦金工藝佛像造像,通高48米,總重量達660噸,由台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。其中,台座高6米,長寬各27米,四面刻有普賢的十種廣大行願,外部採用花崗石浮雕裝飾,十方普賢像重350噸。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48個願望。「十方」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,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十個方位,意喻普賢無邊的行願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。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,神態各異,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。

神奇的峨眉山佛光簡介
當遊客站在峨眉山金頂背向太陽而立,而前下方又瀰漫著雲霧時,有時會在前下方的天幕上,看到一個外紅內紫的彩色光環,中間顯現出觀者的身影,且人動影隨,人去環空。即使兩人擁抱在一起,每個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。這就是四川峨眉山神奇的「佛光」現象。峨眉佛光,又稱峨眉寶光,峨眉佛光出現在金頂處,當陽光從觀察者背後照射過來至浩蕩無際的雲海上面時,深層的雲層就把陽光反射回來,經淺層雲層的雲滴或霧粒的衍射分化,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,在金頂捨身巖上俯身下望,會看到五彩光環浮於雲際,自己的身影置於光環之中,影隨人移,決不分離。無論多少人,人們所見的也終是自己的身影,且「光環隨人動,人影在環中」,這便是令人驚奇的峨眉佛光。

佛光簡介
佛光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物理現象,其本質是太陽自觀賞者的身後,將人影投射到觀賞者面前的雲彩之上,雲彩中的細小冰晶與水滴形成獨特的圓圈形彩虹,人影正在其中。佛光的出現無原則要陽光、地形和雲海等眾多自然因素的結合,只有在極少數具備了以上條件的地方才可欣賞到。峨眉山攝身巖就是一個得天獨厚的觀賞場所。19世紀初,科學界便把這種難得的自然現象命名為「峨眉寶光」。在金頂的攝身巖前,這種自然現象並非十分難得,據統計,平均每五天左右就有可能出現一次便於觀賞佛光的天氣條件,其時間一般在午後3:00-16:00之間。

佛光觀賞
諺云:「朝看西午看東」,看神奇的佛光,最佳的時間是下午2∼5時,最佳的地點是在睹光台、攝身巖。午後,攝身巖下,巖半佈滿白??的雲層,雲層中驟然幻化出一個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的七色光環,約一二米大小,中央虛明如鏡。金歡聲雷動。觀者背向偏西的陽光,有時會突然發現光環中出現自己的身影,猶如面對明鏡,舉手投腳,影皆隨形;奇者,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時同地觀看,觀者也只能自見己影,不見。清人丁文燦在《看見佛光》一詩中云「雲成五色現廳光,形似尼珠不可方。更有一樁奇事,人人影在中藏。」這種佛光名「攝身光」。范成大在《光》詩中歌曰:重輪疊影印巖腹,非煙非霧非丹青。   我與化中人共住,鏡光覿面交相呈。   非雲非霧起層空,異彩奇輝迥不同。   試向石台高處望,人人都在佛光中。

佛光因色調、形狀、大小的不同,有各種不同名稱的光,如有水光、辟支光、童子光、金橋、清現、反現、大現、小現等等。佛光,佛家說是普賢菩薩向凡夫俗子顯露真容,隨緣應化,故又稱「光相」。實際上,佛光是一種光的自然現象,是陽光照在雲霧表面所起的衍作用而形成的。中國科學家命名為「峨眉寶光」。據載,峨眉山佛光每月均有出現,夏天初冬出現的次數最多,最多時全年可達100次左右。

〔回頁首〕